关闭
芯片领域似乎一直都不缺新闻,前有ADI、飞思卡尔、TI等欧美公司或出售、或退出了基带业务。本月初,博通也公布了出售蜂窝基带业务部门的计划。在消费电子热潮带动下,大移动互联市场似乎前途无量,欧美知名芯片大企频繁的退出动作意味着什么?上周于上海举行的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,唯一一家参展的芯片设计服务提供商芯原股份资深总监汪洋在接受C114专访时,分享了他们的看法和理解。
  
  中国半导体企业日益活跃
  
  汪洋表示,回顾历史,全球的半导体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,一直都伴随着出售和并购,大多出于强强互补。近年来的变动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:中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强。比如,展讯与高通合作、英特尔和瑞芯微合作,中国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,有些已经站到中流砥柱的位置上了。回顾过去整个半导体产业,合并带来的更多是优势互补。
  
  他说,欧美和日本的一些半导体强势企业有着很多年的积累,他们的核心技术、先进工艺仍然不容小觑。但这些年,中国企业的进步也非常大,中国市场又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。欧美企业在一线市场信息的捕获上,如何将先进工艺与中国市场特定需求的结合上,以及市场反应、应用承载方面都面临着一些挑战。反之,中国企业在这几个方面都表现得很好,他们可以依托本土庞大的市场,然后再覆盖到全球的产业上去。
  
  比较一下成本和市场,这些欧美老企很难与联发科、展讯等亚洲公司竞争,所以退出以专注自己的核心设计就成为必然的选择。事实上,芯片厂商保留核心设计,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一直都是特有的发展模式。汪洋认为,过去如此,今后仍然会保持这样的趋势。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,分工会越来越细。技术日新月异,每家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,随着芯片产品的更新换代,越往后投入成本会越高,比如说28纳米、20纳米。
  
  “所以,每一家企业都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下来,不光人力、物力、工具、IP还是技术积累,都需要非常大的投入。而且企业还要考虑到产品快速上市,所以芯片厂家才需要利用行业的资源,优势互补,发挥自己的长处,将非核心设计外包出去。”汪详说,这样的趋势也给芯原这样的企业带来了增长机会,过去几年里,芯原每年都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。